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当劳动成为学校“必修课”

2024-07-19 08:14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当劳动成为学校“必修课”

2024 年 7 月 13 日,第 24 届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开营。经过多年的打磨,这个科技夏令营活动已经非常成熟,参营学生达 929 人,教师达 91 人。从营地自然研学、生态农业研习到人工智能科技制作、营地定向追踪等多个科技特色和生态环保学习项目,涵盖了从基础环保科学原理到前沿农业科技应用的广泛领域。

大部分学生在本校学习时主要与书本理论打交道,或许通过一次来到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可以检验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把控力度,不再 " 纸上谈兵 ",提升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学习本身。从 1983 年至今,超过 56 万学生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参加过劳动教育学农实践课程。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坐落在广州西北角外,在广州与佛山交界的南海黄岐泌冲境内,占地面积近 30 万平方米,由五个山头围拥两个湖泊组成,绿化率高达 70%。在 40 余年的办学中,学校主要做承接广州市中小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课。

" 因为城里的孩子大多比较少接触农村生活,在学校创办之初,城里学校的老师们会组织学生来我们这里接受为期一周的学农教育,80 年代的时候学校还比较简陋,当时学生们也会跟着我们的老师挖土、开荒、修路,某种程度上学校是大家一起建设起来的。其实听学校名字就能听出来,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劳动,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学校办公室主任杨升东谈及学校的发展史说。

" 如今的劳动教育和过去的劳动教育有着不同之处,过去的劳动教育更多强调或者关注劳动本身,现在的劳动教育是强调和关注孩子们的发展,我们要让孩子们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要让孩子们知道劳动的目的是什么。"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校长林文丽说。

叶炜标是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在夏令营中度过一周,对于初次离开家在外生活的感受,叶同学用一篇四年级文言文课本内容来回答记者," 此间乐,不思蜀也 "。

李彦蓉是组织树叶拓印的志愿者老师之一,自 2022 年起她已经连续三年来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做志愿者。相比其他学校老师的实习经历,李彦蓉觉得来夏令营做志愿者的体验更特殊一些。" 我想多经历一些类似夏令营的实践教学课程,也许能对我以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一些启示,就比如学生们如果没见过花生的花开在枝条上,然后掉入土里从地里长出来,那么他们就不能理解《落花生》中‘落’的精妙,语文是非常需要与实践结合到一起的。"

根据每年科技夏令营的传统,学生们会在闭幕仪式上做一个心得体会的总结,不同孩子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一个最普遍的主题是,很多孩子会写到他们的爷爷奶奶,如今较少有 90 后或 00 后孩子的父母从事直接生产,但是他们的祖辈多数是在农业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有些孩子逐渐理解了祖辈们面朝黄土地的不易,在演讲时流下眼泪。

" 我仅仅开荒了一亩地,还是与全班四十余人共同劳动下就已经疲惫不堪。可想而知,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伟大中华文明的劳动者们又是付出了多少汗水。" 一位同学在结课后如此总结。

文、图|记者 贺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