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洞察秋毫息争斗

2024-07-18 08:54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洞察秋毫息争斗

宋仁宗时期,富弼采用了李仲旦的计策,从澶州的商胡河开凿六漯渠流入横陇的故道,以增加宋朝的水利灌溉渠道

贾昌朝素来憎恨富弼,于是暗地勾结宦官武继隆,想置富弼于死地。正在这时候,宋仁宗生病,不能上朝理政,贾昌朝便密令两个司天官趁朝中官员商讨国事时上奏道:“国家不应该在北方开河,以致皇上身体不安。”众大臣听了,都不以为然。文彦博知道他们是别有用心,但当时无法制止。数天之后,这两个人又上疏请皇后一同听政,并罗列许多理由来证明皇后听政是上策。

洞察秋毫息争斗

贾昌朝

史志聪把他们的奏疏交给宰相文彦博,文彦博看后默不作声,把它收藏在怀中,没有给任何大臣看,脸上却露出得意的神色。诸大臣都很奇怪,问他上面写的是什么他只字不提,只是命人把那两个司天官招来责问:“你们两人的职责是静观天象,只要略有动静,马上上报朝廷。可是现在你们怎么想干预国家大事啊?你们的所作所为按法律应当灭族!”两人听后非常害怕,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文彦博又说:“我看你们只不过是自作聪明,所以不想治你们的罪,从今以后不准再如此狂妄了。”两个连忙退出,文彦博这才取出奏疏让诸位大臣观看。大臣们看后全都愤怒地说:“这两个人如此大胆滥讲,为什么不斩首呢?

文彦博说:“把这两个人斩首,事情就会张扬开来,对皇后和在宫中养病的皇上都不是好事,一定会影响他们。”诸位大臣连忙说:“你说得有道理。”接下来他们一同商议派遣司天官去测定六漯渠方位,文彦博便指名让那两人前去。

武继隆请求把他们留下,文彦博说道“他们只不过是小小的司天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议论国事,这其中定是有人在暗中教唆!”武继隆铁青着脸,一言不发。那两个人到了六漯渠以后,恐怕朝廷治他们的罪,于是就改口说:“六漯渠在京师的东北方向,不是正北方向,开河之事根本没有什么害处。”后来宋仁宗的病渐渐好了,精神也渐渐地恢复,这件事就这样化于无形之中。

【解析】

“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文彦博不但明察秋毫,还有一双善辨忠奸的眼睛。为了平息这场风波,他尽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免事态扩大而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面对两个司天官的无理,他丝毫没有动怒,而是在平静中制止了一场争斗,同时又让皇上、皇后得到了安宁而武继隆也受到了震慑,真可谓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