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理想裁员或超万人:为防闹事进厂前需过检,劝员工对外称自愿离职

2024-05-30 17:41 来源:爱尚秀 点击:

理想裁员或超万人:为防闹事进厂前需过检,劝员工对外称自愿离职

理想汽车在本月初开始的裁员也终于要在本月底告一段落了。

在裁员的这一个月间,理想的员工们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经历了相当动荡的时刻,一位理想员工形象地把裁员过程描述为 " 抽奖式裁员 ":

在裁员刚刚开始时大家完全摸不到任何规律,每天只通知一小部分员工,部门里面人心惶惶,大家最怕的就是收到飞书弹窗。

而随着裁员范围的逐渐扩大,大家才慢慢发现这是一场针对社招员工的 " 无差别 " 裁员。这位理想员工表示,在他被裁之前,身边已经很少能见到去年 11 月份以后入职的社招员工。

裁员的真实数量也有待考究。此前据国内媒体报道,理想本次裁员比例为 18%,涉及员工总数达 5600 人。

但据电车场从多位被裁理想员工处获悉,更加贴近现实的裁员总数或接近万人。相关人员对电车场表示,在本次裁员期间,理想员工大群总人数从巅峰时期的三万多人下降到 22000 人左右;

对于本次裁员的重灾区,HR 部门的裁员比例或为 60%、泊车项目和操作系统 LIOS 的裁员比例或为 50%、理想 AD Pro 项目组几乎 " 全军覆没 "。而截止发稿裁员事件也尚未真正画上句号。

理想汽车近年来曾以宽宏的分配机制闻名行业。

比如,理想曾在 2024 年春节前夕发放了 4-8 个月的年终奖,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再比如,在理想 MEGA 发布会上,创始人李想承诺要在三年内实现工厂蓝领的收入达到和日德等发达国家同样的水准。

不知是否为了维系这个一以贯之的企业形象,理想在对待本次裁员事件的处理上也选择了 " 秘密 " 进行:

理想从未通过官方渠道承认过裁员一事,且在今年 4 月底,理想甚至亲自下场辟谣过有关裁员的讯息,但据理想被裁员工表示,那时候裁员已经在小范围内开启。

" 秘密 " 裁员的方式对于员工而言并不友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口径不一致,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在寻找下一份工作时的信任成本。

一位在试用期被裁的理想员工说,在自己被约谈时 HR 表示愿意配合背调说员工是 " 自愿离职 ",但这样的逻辑对于那些本在尽力争取转正机会的试用期员工而言很难成立。

不够开诚布公的后果是,试用期员工不光要面对 " 简历花了 " 的现实难题,还要被额外增加面试下家公司时的解释成本,而一旦被下家在背调阶段发现员工与企业双发的说法不一致,员工很有可能还要面临被直接 " 拉黑 " 的风险。

不光是在理想,各家车企在眼下这个时间点都对用人成本锱铢必较。

有被裁员工表示,相当一部分被裁的理想员工想要转投近期很火热的头部新能源车企,但这些车企只要知道该名员工是被理想裁掉的,在谈薪资的时候就会直接降薪 20%;

部分理想员工为了摆脱裁员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并把握住更好的工作机会,不惜在裁员裁到自己之前主动离职放弃赔偿。

裁员之广之迅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依然在职员工的心态。一位理想员工表示,对于那些暂未被裁的员工而言,大家也都无心工作,部分项目停摆已经接近一周的时间。

理想 CFO 李铁在一季度电话会议中表示,二季度将成为公司今年经历的最艰难季度。此情此情对于那些刚刚被裁的理想员工也同样艰难。

一些被裁员工表示,理想并未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大家足够的赔偿,比如对试用期员工的赔偿只有 "N",在员工看来按道理还应该有一笔折合约一个月的待通知费;对于员工未使用的年休假也仅按两倍折现而非三倍;

一位员工本打算在被裁之前使用自己的 " 陪护假 ",但被 HR 告知会出具相关假期未使用的说明,让他带到下一家公司后再行使用。

某位在试用期被裁的员工表示,他起先并未接受 HR 关于裁员赔偿的条件,但在下一次被约谈时,HR 直接拿出员工手册指出他曾在工作时违反了手册中的哪些条款,比如说 " 迟到 5 次可以直接开除 "、" 试用期内不能请病假 " 等,在他看来这些条款过于苛刻;

另一位员工同样不接受 HR 给出的赔偿条件,他本以为后面还会有二轮三轮 " 谈判 ",自己可以尽最大努力争取被裁的权益,但等待他的直接就是一纸 " 单方面解除合同 " 的休书,没有丝毫缓和的余地。

如此 " 高效 " 的裁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 惹恼 " 了理想被裁员工。一些被裁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要去理想总部门前 " 举大旗 ";有的员工则希望能和李想本人诉说自己面临的困难,将自己的诉求通过微信直接发送给了李想。

理想或是已经预料到部分被裁员工有可能做出的 " 过激 " 反应,于近期也增强了总部门前的安保措施。

有理想员工表示,自己开着事先已经登记过的车辆驶入理想总部,但被门前保安告知,车上所有人都需要经过飞书扫码,验证在职身份后才能进入公司。

如此大规模的裁员事件并非没有预兆。由于理想汽车北京研发中心的位置相对偏僻,HR 在招聘时为了打消员工顾虑都会格外强调理想的食堂可以 " 包两餐 "。

但从 4 月份开始,理想的午餐补助和晚上加班餐相继取消;原本加班至晚上 8 时就可以报销的打车费用也被往后顺延了一个小时,能报销的地域范围也有了进一步限制。

在办公用品上的申请上,公司也开始卡得越来越严。比如,每位员工每个月只能申请一包餐巾纸,对于需要长时间写代码的程序员,一个人也只能申请一块显示器。

一位智驾业务口线的员工表示,他所在的部门原本计划集中开发至 4 月下旬北京车展前,但项目在 4 月初的时候被突然叫停,集中开发的人员也随之解散各自回到了本地工作,从那时起他便已经对接下来的人事调整有所察觉。

虽然理想汽车数月以来屡遭 " 磨难 ",但理想依然是目前国内现金流最充沛的车企之一,一季度账上的现金储备达 989 亿人民币,是小鹏汽车同时期的两倍有余。

那理想汽车又何以走上大规模的裁员之路?在理想员工看来,当理想纯电系列发展遇阻,L 系列壁垒逐渐消失,理想迫切需要将 " 危机前置 "。

首先,纯电系列产品未来的规划仍是未知数。电车场于近日实地探访理想汽车北京顺义工厂,有近千辆理想 MEGA 在停车场中秘而不发。

据一位理想被裁员工表示,理想纯电系列很可能会因为 MEGA 产生连锁反应," 目前说是要进行‘泛化’,后面能不能做出来还不好说,没准要重新规划 "。

而作为被理想寄予厚望的顺义生产基地,曾规划约十万辆的年产能,并只负责生产纯电车型,此时此刻却有大量的产能正在空转;此前据国内媒体报道,顺义工厂或因销量不济在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给员工们放假。

在一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表示原计划将在今年发布的纯电 SUV 产品,将会推迟到明年上半年。

其次,理想在以 " 增程器 " 和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领域拔群的 L 系列上也面临失守。一位被裁理想员工表示,相较理想 MEGA 的出师未捷,L 系列销量未达预期更为公司重视。

李想曾在微博上表示,理想 L7/L8/L9 需要在 2024 年达到月均 5 万辆的销量水平,才能在全年为理想家族贡献 60 万的销量,但如果全部车型只有 5 万辆,那李想本人就要出去找工作了。

而据相关数据统计,理想 L7/L8/L9 在今年前四个月的销量成绩分别为 4.3 万、3.0 万和 2.5 万余辆,平均月均成绩甚至连李想预期的一半都尚未达到。

理想是行业内使用 " 增程器 " 和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鼻祖,但在 2024 年的今天,越来越多 " 抄作业 " 的同类型竞品扎堆出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向上,理想需要抗住问界 M9 由华为智舱和智驾给予的智能化压力;向下,理想需要警惕零跑 C10 和哪吒 L 等在价格折半上的釜底抽薪。

当销量难以避免地成为理想壮志难酬的目标时,或许只有继特斯拉和比亚迪后," 全球第三家实现扭亏为盈的新能源车企 " 这块金子招牌,值得让理想汽车 " 拼命死守 "。

据理想被裁员工透露,据他所知,如果理想第三季度的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公司很有可能在今年 9 月份启动第二波裁员,相关人员的名单或已经拟好。

或许在理想看来,在坚守住盈利底线之前,无论是裁员还是纯电,任何有可能影响到 " 盈利 " 二字的因素都应该被坚决执行或就地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