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避开这十大典型“陷阱”!
毕业生求职,避开这十大典型“陷阱”!
又到一年毕业季,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在大家努力收获 Offer 的同时,要小心 " 求职陷阱 ",避开套路和骗局。求职不易,还需警惕,求职过程中常见的 " 坑 " 主要有哪些呢?
1 境外高薪诱骗陷阱
现在很多骗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境外 " 高薪 " 工作,成功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被拐骗到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拒绝工作或 " 业绩 " 不达标者,可能遭遇非法拘禁、虐待等人身伤害。
防范提示:
看到这种境外高薪诱惑一定要查一下经营公司是否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如果高出很多就要考虑是否有陷阱。毕业生应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对市场中介机构应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境外职业介绍服务。
2 传销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一般以亲友极力推荐的途径传播,基本都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传销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高校毕业生务必清楚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了解传销的基本特征,对发展下线的宣传,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防止陷入传销设计的圈套中。如果不慎进入传销,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3 黑中介陷阱
一些非法职业介绍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他们的典型特征是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以冒充或伪造相关资质骗取求职毕业生信息。往往收取高校毕业生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毕业生入职时,不法用人单位编造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上岗或中途辞退。这些非法职介机构即便提供了岗位信息,往往也是与高校毕业生需求不匹配甚至虚假的就业岗位。
高校毕业生求职时,应当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正规市场中介机构,对市场中介机构应了解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与市场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时,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一定要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要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实习等都需要谨慎对待,核实有无收费的法律依据。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
4 " 刷单诈骗 " 陷阱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抖音快手点赞员等幌子进行诈骗。其特点是门槛较低,号称轻松兼职、薪酬丰厚。
毕业生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了解当前岗位的市场薪资水平,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同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支付宝等密码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
5 " 内推 " 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以帮助求职者推荐进知名企业、国企央企,优先录取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有的求职者因本身符合相关岗位要求而被录用,这类机构就归功于己;如果求职者没被录用,这类机构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拒绝退还求职者相关费用。
收费 " 内推 "、保 offer 等多属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违规,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 " 走捷径 "" 靠关系 " 等心态轻信骗子的话术,应通过正规网络招聘服务平台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用人企业官网求职。
6 " 培训贷 " 陷阱
个别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以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高校毕业生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或直接收取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相关机构或用人单位往往难以兑现承诺,或推荐的工作与原先承诺相差甚远,毕业生可能会面临身负高额借贷或投入高价培训费用,又没有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毕业生要增强辨别意识,看中介机构或企业是否合规合法且经营正常,看其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看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大体一致,慎重签署贷款协议或含有贷款内容的培训协议,注意保留相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确有需求参加职业培训的,请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查询公布的正规培训机构。
7 " 猫腻合同 " 陷阱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 " 阴阳合同 "。有的包含 " 霸王条款 ",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维权困难。
8 " 假试用 " 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超过法定上限约定长时间试用期,或者重复约定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还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试用期约定较低的工资,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解聘," 假试用,真使用 "。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试用期约定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试用期有不同的时限限制,最长不超过 6 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 3 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期间,应正常缴纳社保,工资水平不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 80% 或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80%,并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说明理由。
9 " 扣证件 " 陷阱
有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可能会用你的居民身份证做不法行为或者开银行卡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证,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10 虚假信息陷阱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单位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等。有的用人单位玩弄文字游戏,对招聘职位的工作内容做模糊化处理,将销售员、业务员等职位美化成 " 市场部经理 "" 事业部总监 " 等有诱惑力的名称。
高校毕业生可通过企业官网、媒体报道、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查询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仔细甄别各类招聘信息,不要盲目轻信。求职时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工作内容,不能只看表面,避免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浪费求职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对长时间大量招聘、离职率高的,要提高警惕。
综合上述案例,提醒广大求职者:
毕业生求职时,通过合法的、正当的、信誉好的信息渠道来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可以到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荐认定的诚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网站求职。
毕业生应聘时,保护好个人信息,填写简历家庭住址等部分个人信息不要过于具体,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和学习经历上。接到招聘邀约后,尽量多和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亲朋好友沟通情况,冷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
一旦遭遇上述求职陷阱,或遭遇恶意解约等情况,请立即拨打 12333 电话或前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投诉举报。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
- 阿里云李中雨:AI正在改变企业组织和应用开发范式
-
2024-05-30 17:28:01
-
- 美国老板正在毁掉欧洲足球:大手投资,只为求财
-
2024-05-30 17:25:45
-
- 谁在统治美国?
-
2024-05-30 17:23:29
-
- 获阿里巴巴近2亿元投资,精准学将发布首个原生代AI辅学机
-
2024-05-30 17:21:13
-
- 学生家长与校长出轨后合谋杀夫:被捕时身怀情人孩子
-
2024-05-27 20:59:20
-
- 广州中考:所有高中都说“今年是最容易考上的一年”,真的吗?能不能“冲”?
-
2024-05-27 20:57:04
-
- 百度副总裁、文库事业部负责人王颖:创作新纪元,人人都是内容创作者
-
2024-05-27 20:54:49
-
- 辛巴还是向快手低头了
-
2024-05-27 20:52:33
-
- 移动影像的下一个十年,华为想明白了
-
2024-05-27 20:50:17
-
- 对话盛邦安全董事长权小文:当安全“卷”到太空,加密技术是关键
-
2024-05-27 20:48:01
-
- 螺蛳壳里做道场,京东在审慎中反弹
-
2024-05-27 20:45:45
-
- 世界荣耀:携手谷歌云角逐端侧AI
-
2024-05-27 20:43:29
-
- 蔡崇信吴泳铭首次联合署名,给市场写了一封阿里巴巴“军令状”
-
2024-05-27 20:41:14
-
- 趣丸科技副总裁兼CTO谢睿:多模态智能激发应用新场景
-
2024-05-27 20:38:58
-
- 搭上以旧换新的“东风”,爱回收Q1收入同比增长27.1%
-
2024-05-22 04:57:02
-
- 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龚体:鸿蒙生态要好用,至少需要百万级别以上的开发者
-
2024-05-22 04:54:46
-
- 理想“认怂”,回归理性
-
2024-05-22 04:52:30
-
- 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
-
2024-05-22 04:50:14
-
- 美国创新物联网服务商Subeca获得A轮融资、广州布局低空经济、创冷科技获亿元
-
2024-05-22 04:47:58
-
- 良品铺子大股东套现,杨红春也要撤了?
-
2024-05-22 04: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