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杂谈 > 正文

​“抗初老”到底是什么“梗”?

2023-11-26 03:07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抗初老”到底是什么“梗”?

“初老症”一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由林依晨和陈柏霖主演的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

按照剧中的场景和百度百科的描述,所谓的初老症就是因为工作压力以及生活紧凑的影响,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快,年纪轻轻,就开始面临老的征兆,即所谓的“未老先衰”。

抗衰群体年轻化

目之所及,“抗衰”之说漫天飞,并且不断向更年轻的群体渗透。

90后、80后们纷纷踏上奔三奔四的道路,00后也已经出道,抗衰产品使用者越来越年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JDND消费指数《美之绽放:2017-2018美妆消费报告》指出,从2017年平均消费金额指数来看,抗皱品类的指数高居榜首。同时,虽然抗老、抗皱产品的主力用户群体还是80后,但90后用户增长迅速,占比达15%。

因此说,在“提前抗衰老”的潮流下,20岁-30岁左右的“千禧一代”,已经成为抗衰老化妆品重点吸引的消费人群。而如何成功抓住“千禧一代”消费者,将成为抗衰老化妆品在这一市场中获利的关键一环。

“抗初老”是啥?

“抗初老”必定跟“提前抗衰老”相关。

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地铁上,刚刚毕业的“社会人”自嘲自己是中年老阿姨,并感慨“25岁以后就变老,连伤口愈合的速度都减慢”……

诸如此类的种种迹象表明,年轻的消费者正在担心自己变老,也正在想方设法延缓衰老。而且,“用最贵的眼霜,熬最深的夜”,已是常态。毕竟,谁不是个精致的猪猪boy/girl?

在这种语境之下,晟妆(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豹提出了“抗初老”,并认为“抗初老”和“抗衰老”的区别,就好比预防感冒与治疗感冒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说,抗初老,是“防患于未然”,因为衰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那么,皮肤初老到底发生在哪个阶段?

按照大众说法,“25岁之后皮肤走下坡路”,30岁后,体内自身雌激素水平慢慢下降,失去应有的平衡,衰老症状也随之出现。

但关于“初老”,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年龄界定,有人说是从10几岁就开始,也有人说是20岁以后。但通过一些数据,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初老”年龄的端倪。

在360趋势-大数据平台、百度指数、搜狗指数中搜索“抗衰老”,得到的用户画像数据(8.12-9.10数据)显示,19-34岁的用户居多,总占比超90%。

360趋势-大数据平台相关搜索数据

而在360趋势-大数据平台搜索“抗初老”(8.13-9.11数据),关注该关键词的用户,19-24岁的占比达100%。

360趋势-大数据平台相关搜索数据

这从侧面说明,当下消费者对抗初老的关注度极高,也预示了其潜在的需求。

“抗初老”细分有必要?

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系统里查询“抗初老”,数据为0,搜索“抗衰老”,则有132条数据。

但在小红书上搜索“抗初老”,相关笔记分享却有14111篇,其中多以欧美和日本的抗衰大牌产品为主。其他电商平台搜索所得的数据亦类似。

由此可见,主推“抗初老”的品牌和厂家并不多,但消费者对“抗初老”的需求,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否则,怎么会有一众KOL以“抗初老”为卖点去推荐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