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蹦迪巴士”被喊停,公交“花式整活”的合理界限在哪?

2024-07-17 08:59 来源:爱尚秀 点击:

“蹦迪巴士”被喊停,公交“花式整活”的合理界限在哪?

在对这件事的讨论中,很多人不自觉用到了一个新近的网络梗—— "city 不 city"。这或许说明,人们想象中 "city" 的样子,就是更大的活力、更大的想象力。

近日,合肥多名网友发布乘坐当地新推出的 " 蹦迪巴士 " 体验视频," 移动的派对,招手即停,这也太 City 了!" 视频画面显示,该巴士上贴有 " 招手即停、上车即蹦 " 等字样。车内,乘客们随着 DJ 播放音乐蹦跳不已。

但随后合肥公交集团进行了回应,称 " 蹦迪巴士 " 是一家酒吧包租公交巴士举办开业活动,有关人员和设备均为该酒吧安排,与其公司推出的 " 夜游音乐巴士 " 特色巴士无关。公司对未严格审核包车用途、未及时提醒制止包车人员不安全和不文明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向广大网友深表歉意。现已纠正,取消该客户用车服务。

这样一件事在网络上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支持取消者固然有之,但也有不少网友对这样的 " 创新 " 表达了包容," 我觉得挺好的啊 "" 真的 city" 等类似评论很常见。有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15 日中午,约有 3000 人参与对 " ‘蹦迪巴士’你怎么看?" 的投票,其中约有 1600 人投给了 " 太 City 了 "。

其实公交的这种 " 增值服务 " 并非罕见。去年 7 月,常德就出现过 " 公交酒吧 ",是一家酒吧举办的宣传活动。此外,青岛出现过 " 电音巴士 ",石家庄推出过 " 摇滚巴士 " 等等。这些新生事物甫一出现,瞬间就能勾起大众的好奇。

当然,围绕这些巴士也存在一些担忧,比如行车安全、是否扰民等。但从相关报道可以看出,有运营方也想到了这些,在细节上格外注意。比如青岛 " 电音巴士 " 运营方的工作人员就称,车辆没有灯光污染,司机都是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车辆限速、限载,还有专人每天巡查等。

在合肥公交集团的情况说明里,并没有提及具体的 " 不安全和不文明行为 "。但无论是其他城市的经验,抑或是网上人们的意见,其实大多数人对于这样一种创新并没有多么无法容忍、不可妥协,对于担忧也不乏应对解决的办法。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完善了一些细节、确保不对交通秩序和公序良俗产生冲击之后,让这样的公交重新上路呢?想必这也是舆论关心的焦点。

从当地本身的一些举措看,显然也希望公交车能够变身为一种新的消费场景,带来更多元的城市文化元素。比如据潇湘晨报报道,合肥公交集团于近日推出两条特色巴士路线,City" 龙虾巴士 " 和 " 夜游音乐巴士 ",呈现出希望公交可以 " 多元应用 " 的心态。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各种 " 不走寻常路 " 的巴士,是否动辄就采取要么 " 无脑支持 " 要么 " 严管严禁 " 的二元对立之举?对于新生事物,应当在探索的过程中去摸索合理的边界,允许一定程度的试错,求得提供经济活力和不产生负外部性的平衡,自然妥帖地融入社会场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交通部发布的数据,2014 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为 781.88 亿人次,而 2022 年底这一数据仅为 353.37 亿人次,客运量大幅下滑,已不足当年的一半。在一些报道中也能看到,一些地方的公交车开始停运、陷入经营困难。

相信这也是部分公交 " 花式整活 " 的大背景。公交车作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不能轻易消失,但经营上的难题也应该被看到。对公交车进行适度改造,让其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拓展收入渠道,这种需求也需要被正视。因此,对于各种 " 不走寻常路 " 的公交,人们不妨多些理解和共情。

事实上,在对这件事的讨论中,很多人不自觉用到了一个新近的网络梗—— "city 不 city"。这或许说明,人们想象中 "city" 的样子,就是更大的活力、更大的想象力。人们希望 "city 更 city",这种诉求和期待是真切的。那么创新如何能够求得公众的理解,贴合人们的共识,也值得细致摸索,既创造多样丰富的城市风景,也保障安居惬意的生活空间。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