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面对人生漫漫长路,高考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2024-07-01 04:48 来源:爱尚秀 点击:

面对人生漫漫长路,高考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 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我的人生要完蛋了。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去复读,林蓉选择为自己 " 再搏一次 ",经历大学一次又一次的 " 打怪升级 " 后,如今名列前茅的她想对考生说:" 人生的容错率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未来从不是一条循规蹈矩的道路。就像流行的那句话:在吃汉堡比赛里,输赢并不重要,因为不管怎样你都能吃到汉堡。"

目前,广东 2024 高考已经放榜。" 几家欢乐几家愁 ",面对人生漫漫长路,高考成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当年,来自河北的 21 级考生涂图的高考成绩远超自己的预期:" 当时看到成绩,我们全家人都很激动,有种喜极而泣的感觉,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考这个分数,我的高考成绩其实比我历次模拟考的分数都要高。" 因此,涂图顺利考进中山大学的社科大类。

" 我原来将高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应该要重视高考成绩,但是不应该过度去夸大它的作用。考生们可以放平自己的心态,就算高考的时候没有发挥好,大家还可以在自己的环境中努力。" 对于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涂图想说," 虽然高考很重要,但是高考并不能决定什么,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未来在大学还有很多机会去选择、去改变。高考不应该定义你的人生。"

" 我最后还是发现我喜欢学建筑,但是已经晚了,我觉得在高考这段期间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真的很重要。" 来自浙江的考生张华在高考时选择了法律专业," 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我考虑得很少,因为法律在文科算是‘矮个子里拔高个’,所以我所有专业都选了法学。到最后志愿确认的时候,我草草选了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南大学建筑专业,但是最终还是被其他院校的法学录取。"

进入大学后,张华感觉 " 一直被大部队推着走 "," 到了大二我发现我根本不喜欢法学,学得也很累。大三的时候我觉得法学也是有自己的魅力的,后来心态也慢慢地调整过来。但我更希望学自己这辈子能够热爱坚持下去的东西。思考自己喜欢的方向,思考自己擅长做什么和喜欢做什么,我觉得在高考之后,这件事非常重要。"

高考失利后,另一位小伙伴侯天反而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在本科四年的持续努力下,他拿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如果按照正常发挥,我绝不会选择教育作为我的专业,而是倾向于法律、社会科学或是市场营销那些我认为更吸引我的领域。在教育领域‘摸爬滚打’四年让我意识到,其实我很适合从事教育工作。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这些都促使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当时报志愿时,侯天认为英语专业很枯燥,但后来他发现英语专业也能有很多选择," 英语专业并不仅限于成为中小学教师,你还可以做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培训师,继续深造,成为研究者或大学教师。"

人生的容错率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吉林大学的赖云高考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出分之后,她用 " 晴天霹雳 " 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我那一刻的感受是觉得晴天霹雳,我从来没考过这么低的名次。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专业选择可能比高考分数更重要。当时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考虑的更多是兴趣更重要。但当我开始上大学,我会认为专业的发展前景会比兴趣要更重要一些。"

在高考发挥失常、专业选择也不如意的情况下,赖云并没有选择躺平。在本科期间,她积极向优秀的学长学姐请教,在学习方面勤奋刻苦,专业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同时还是国家级大创项目的组长。赖云表示:" 在人生的很多节点,如果有明确的规划,可能会有更优的选择。我认为生活中有很多遗憾,是因为一些信息差而导致没选择好,而如果我们最初做好相关规划,可能能够避免一些遗憾的发生。"

对于高考,赖云认为:" 从人的一生来看,高考虽然说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节点。一般来说,人很少因为一次失误,就决定了一生的走向。所以,如果高考没有发挥好,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尽快走出沮丧的心情,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想走怎样的路,并提前做一些规划。如果想要早一点工作,那么在大学期间实习会比较重要;如果想要保研的话,绩点、科研、竞赛等就会比较重要。"

" 高中之前我一直都觉得如果我考不上一个好大学,我的人生就要完蛋了。所以我要去复读,希望我可以考进一个好大学,别再被别人瞧不起。" 华南师范大学的林蓉说。进入复读机构后,她有了新的体会," 我发现人生的容错率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在这里有为了考 "985" 高校已经复读了四五年的,有考上深圳大学也选择复读的,还有因为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从中山大学退学回来复读的,他们让我看到人生其实有很多种活法,并不是只有一条循规蹈矩的道路。当时我就对自己说,只要努力过,就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高考,林蓉表示," 我跟高考缠缠绕绕了好久,但高考并不是一个终点,以平均年龄来讲,我们可能只有 80 岁,可是 18 岁占 80 岁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这些时间只是人生很小的一个部分,未来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感受这个世界。"

专家:高考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段经历

我们应当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尤其是成绩不够理想的高考?

广东药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蔡宝鸿认为,从现实需求来说,很多考生和家长赋予高考极为重要的期望和意义,成绩的高低决定了进一步学习深造可供选择的方向和平台,甚至跟毕业后的就业直接绑定。高考成绩会关系到考生接下来四五年的人生时间。"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高考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的唯一标准。" 蔡宝鸿说,考生和家长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高考成绩,不过度迷信分数,认为 " 一考定终身 ",更不因成绩不理想而充满焦虑,完全否定自己的价值。高考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而人生的道路可以越走越宽,出路可以越走越多。

蔡宝鸿指出,高考成绩不理想,不管对于家长还是考生,都可能是一个需要花点时间去消化的挫折体验。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和时间,家长和考生要一起 " 诚实 " 面对而不是回避,能够更快走出失望、自责、抑郁等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对于考生来说,能够意识到高考虽然重要,但是它也只是一个考试,不是人生的终点。面对不理想的成绩结果,更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学校和专业志愿,制定下一步的学习或职业规划。对于家长来说,责怪和施压或者只是把自己的焦虑和挫败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百害而无一利。家长应该有更成熟稳定的心态来鼓励考生,让孩子相信未来还有更多机会等待他们。

" 复读,意味着要再走一次备考一年的路,这可谓是‘真的猛士’。" 蔡宝鸿表示,对于想要复读的同学来说,心理上的调适和准备尤为重要。如果考生能认识自己复读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动力;能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自己能够高效地利用复读这一年的时间;能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复读的挑战,那就证明这个考生已经可以很好地面对高考的挫折,心理上迅速得到成长,获得了更强的自主性,给自己创造和做好迎接另一次挑战的机会。

(林蓉、涂图、张华、侯天、赖云均为化名)

文|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张梓欣 王铠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