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被苹果抛弃,欧菲光依赖“华链”绝地反击

2023-11-10 23:29 来源:爱尚秀 点击:

被苹果抛弃,欧菲光依赖“华链”绝地反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作者 | 赵建凯,编辑 | 李薇,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一家被苹果 " 抛弃 " 的公司,正在被华为救活。

华为 Mate 60 Pro 正式开启预售后,被曝超过 90% 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已披露出来的有 70~80 家。换句话说,华为这款 5G 手机上,有 1 万多个零部件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而在一众名单中,欧菲光是华为手机供应链(以下简称 " 华链 ")中的绝对主供。

在华为 Mate 60 系列手机的供应链中,欧菲光的(前 + 后)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单台手机的价值量供应在 500~600 元之间。另有调研机构的数据称,如果再加上华为 P 系列手机的订单,欧菲光在华链中的价值量份额大概在 70%~80% 之间。

这样的逻辑在二级市场上引起了 " 连锁反应 ",从 9 月 28 日开始到 10 月 13 日,欧菲光实现了六个涨停。9 月底至 10 月下旬,该公司的股价涨幅近 100%,市值涨幅曾高达 150 亿元。

而就在三年前,欧菲光的标签还是 " 果链 " 巨头。只不过 2020 年,苹果剔除了国内超过 34 家供应商企业,欧菲光位列其中。这导致当年欧菲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20.6 亿元,同比减少 741.89%。

跌下神坛后的欧菲光在 2020 年计提 27.7 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与苹果相关业务的资产减值损失高达 25.8 亿元,占比高达 93.04%。随后,欧菲光在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连续三年业绩持续下滑,遭遇亏损。

不过,随着近期华为 Mate 60 系列销售持续火热,以及智能汽车等业务转型成效渐显,欧菲光走出被苹果 " 抛弃 " 的至暗时刻。

来源:《中国企业家》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坐实 " 华链 " 绝对主供

Mate 60 Pro 让华为强势回归。

" 它(Mate 60 Pro)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轰动,为华为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高级分析师 Ivan Lam 说。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调查报告,得益于 Mate 60 系列手机的销售,华为在今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飙升 50%,销量同比增长 37%,成为 9 月以来中国本土市场上增长势头最为强盛的手机厂商。

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 & Company)的分析师团队判断,华为现在已经从苹果手中夺走中国手机市场第一的地位。这次 " 回归 ",距离华为在 2020 年第四季度失掉国内市场第一,有近三年的时间。

跟随华为重回巅峰的还有国产手机供应链。

一部智能手机中,芯片(组)、屏幕模组、主板模组、摄像头模组占去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这些零部件的高成本,也映射到售后备件的价格上。在华为售后官网上,一款 Mate 60 Pro 的屏幕、摄像头、主板的备件价格,排名前三。摄像头模组的总价格超过 2000 元。

请输入图说

资料来源:华为售后官网

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开启预售后的六周内,Mate 60 系列手机的销量达到了 160 万部。按照业内的预测,今年 Mate 60 系列出货量约 2000 万 ~2500 万部,若按 2000 万出货量、单台价值 500 元计算的话,仅 Mate 60 系列给欧菲光带来的营收将超过百亿元。

如今,营收和业绩回归,意味着被剔除 " 果链 " 陷入至暗时刻后,欧菲光凭借 " 华链 " 成功翻身。事实上,伴随华为 Mate 60 Pro 的横空出世,国内手机供应链企业突然翻红的不止欧菲光一家。

为 Mate 60 Pro 提供卫星通信部件的华力创通,8 月底至 10 月下旬的股价涨幅,累计最大到 190%。提供精密模具(结构件)的捷荣技术,以及提供手机屏幕面板的华映科技,股价分别上涨近 4 倍、近 2 倍。

" 果链 " 弃子的至暗时刻

曾几何时,欧菲光不仅是 " 华链 ",更是 " 果链 " 的主要供应商。左手苹果,右手华为,曾让欧菲光的最高市值超过 700 亿元。

2016 年,欧菲光收购了索尼华南公司的全部股权,背后的逻辑是看中其业界顶尖的摄像头模组开发和封装技术。在获得核心技术的同时,欧菲光也成为了当时苹果在中国的 30 家供应商之一,正式进入苹果供应链。

进入 " 果链 " 的第二年(2017 年),欧菲光的光学光电业务的营收从之前约 80 亿元基础上翻了一番,增加到 166 亿元。之后的2018 年,欧菲光又成为华为手机的供应商。

到 2019 年,欧菲光的前三大客户分别是华为、苹果、小米,销售占比分别为 31.16%、22.51%、19%。彼时,华为已是其第一大客户。

但受到实体清单的影响,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开始直线下滑,跌入低谷。最终,华为手机不仅在 2020 年失去中国本土市场第一的地位,更在接下来的 2021 年排在世界前五之外。

" 殃及池鱼 " 是在 2020 年 7 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欧菲光列入实体清单中,欧菲光的股价随之开始直线下滑,营收也开始断崖式下跌。8 个月后的2021 年 3 月,苹果正式终止了与欧菲光的合作。

因为失去了这个大客户,欧菲光还曾公开向市场道歉。也就是在这一年,欧菲光的营收遭遇 " 腰斩 ",跌幅超过 50%;利润暴跌 90%。

大客户华为遭遇 " 不测 ",苹果 " 断链 ",2020~2022 年三年时间里,欧菲光的亏损超过了 97 亿元,甚至一度处在退市的危险边缘。

倔强地活着 vs 大公司依赖症

10 月 30 日晚上,欧菲光披露了 2023 年三季度财报,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 108.19 亿元,同比下降 0.05%,净利润亏损 2.99 亿元。最近的第三季度营收 45.05 亿元,同比增长 47.75%。

这些数据似乎印证了欧菲光董事长蔡荣军在 10 月中旬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的说法:" 倔强地活着。"

但无论是当初被苹果抛弃,经历至暗时刻,还是如今凭借 " 华链 " 实现绝地反击," 大客户依赖症 " 始终是欧菲光逃脱不掉的梦魇。

一旦进入到产业巨头的供应链中,欧菲光就必须无时无刻要让自己保持在单一化的技术迭代、产能提高、效率提升的动态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但这却是一种极度脆弱的动态,一旦过分依赖的大客户出现类似经营状况突变,或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突然变化,主供的脆弱性马上就会显露出来,甚至到性命攸关的地步。

除了抗风险能力低之外,过分依赖大客户在损失议价能力的同时,也会让自己错失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手机产业链中,不是每家公司都能成为台积电、富士康。欧菲光的 " 倔强 ",更多的是对未来发展的惶恐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