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云南古代名人——旃檀

2025-04-18 14:12 来源:爱尚秀 点击:

云南古代名人——旃檀

旃檀(生卒年不详),字南谷,蒙古族,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曲陀关村人。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旃之子,随父镇守曲陀关,其父病逝后,荫袭临元广宣慰司都元帅府都元帅职。并以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旃官衙改姓“旃”。旃檀自幼英俊敏捷,长大后精于骑马射箭,嗜好文学,常邀集文人学士讲经论史。主持建立了卧龙祠(现在的东岳庙)、武安王庙(已不存)。注重培植风景,在帅府附近“种植千株、植松数围”,把曲陀关培植成远近闻名的“帅府桃林”美景。每当桃花盛开季节,许多文人大夫都至此观赏。数百年之后均有人登临怀古。据《阿喇铁木尔蒙古右旃墓志铭》载:“公卒后(指阿喇铁木尔蒙古右旃),二世祖以旃为姓,讳檀,字南谷,生而英敏,长精骑射。嗜文学,当时大儒,若虞集,揭奚斯,皆以文词相款纳。(元)顺帝至正二年,荫任元帅府都帅职。于曲陀关建卧龙祠,武安王庙。时而横槊赋诗,时而投戈讲道。镇抚二十余年,交南(越南)无侵判之患,新嶍(今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新平县、红塔区一带)扰攘之声。乃于讲学习射之睱,种桃千株,植松数围,以帅府桃林为景。后之骚人墨客,登览其间。”元人在《曲陀关元帅府》的诗中吟道:“阳关形势扼新兴,百骑飞来如建瓴。三面山吞通海白,一天风扫峨青。朝廷罢战三军乐,官府无私百姓宁。闻说元戎不好武,新诗吟满半山亭。”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占领曲陀关,旃檀尽节而亡。后人慕檀功德,列为名宦,牌位入忠孝祠。旃檀四个儿子官福、史喇卜花、哈喇卜花、官忠落籍河西城(原为河西县)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驻守曲陀关的官兵相继迁到凤山[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白阁村境内,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脚下生活。历经多年的变迁,散居在通海境内的蒙古族村民也都迁回到凤山脚下,从此,通海蒙古族在杞麓湖边上繁衍生息开来。后来阿喇帖木耳和旃檀父子两人均被通海蒙古族尊为祖先,现通海蒙古族族人5300多人主要聚居于通海县兴蒙乡白阁村、桃家嘴村,支派流落于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七街社区等地。

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曲陀关村——东岳庙

东岳庙门柱对联:帅府高悬杞湖水围环左右,雄关远望螺峰山拥护东西。

2011年,通海县兴蒙乡第12届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服装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凤山脚下的白阁村——三圣宫(背靠凤山,又是“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景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景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景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景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内景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三位圣主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三位圣主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三位圣主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三位圣主

兴蒙乡《敕授宣慰司总管始祖公讳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旃》墓志碑记记载:吾家籍原蒙古随大元入中国

三圣宫(云南蒙古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里面石碑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公园——普光寺

立于秀山公园普光寺内——《智照兰若》碑[元北元宣光七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丁巳仲秋望日立]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云南唯一的蒙古族乡)凤山脚下的北阁村,蒙古族落籍此地迄今已有750多年历史

立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乡政府前——《蒙古人历滇七百五十年纪念》碑

俯瞰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曲陀关村

曲陀关在玉溪所处的位置

坐落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曲陀——马刨井(CCTV—7军事农业频道曾到通海曲陀关对马刨井进行报道)

马刨井在曲陀关的位置(在曲陀关山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