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2023-05-13 11:13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欧阳询所谓:每见万类皆画象之。此永字八法之所原有,古人由自然参学书法由此可见。

第一个笔法——侧

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指书写运笔时用笔的手感。

鸟之翻然侧下的动态感觉,现在人很少察觉,古人用心在此,如欧阳询所谓:每见万类皆画象之。

故而鸟的这种感觉,古人可能容易理解,于现代人,着实难于理解领悟。卫夫人对点的笔法描述:“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点为侧。“侧”指一种笔势动作,用毛笔侧面着纸,侧锋峻落,落笔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然后铺毫行笔,势足收锋。与正锋下笔落在纸上的圆点不同,这一点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鸟之翻然侧下,灵动有力。

写好一个点,看似简单,练习起来却很困难,角度和力度都要考虑好。点作为很多字的开笔,一落下就注定了整体走势和结构。拿“永”字来说,这一点若落得太短促,会显得整个字毫无气势,小气而不协调,如果下笔太用力,笔画拉得太长,又失了楷书的韵味,偏向于隶书写法,有些不伦不类。

第二个笔法——勒

“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在要勒住马头时所用那条缰绳的手法一样用笔。勒东西需要顺时针转动一下手腕,将绳子套掌上,这样才足以发满力。勒马绳则刚好是逆时针转动一下腕的意思后往回拉。

横是最常见的笔画,我们从“一二三”开始接触汉字,写了数年或数十年,很多人对这一笔的认识或许还只停留在落笔一拉即成的简单笔画。没有任何变化写下的一横,只是一条单调的直线,缺失美感和生气。书法最忌讳的就是刻板,横画一定要写得一波三折,富有变化,切忌顺锋平过。

第三个笔法——弩

永字八法中介绍的竖笔的用笔手感和形态的呈现。

原文为:竖为弩(用力也)。

写竖的手感实际就是拉弓的手感,而笔毫就是我们要驾驭的弦。需要发挥笔锋的弹性,这个弹性就如弓的弦,拉下来的时候是紧绷的,找到这个紧绷感。形态上不可直,当略具变化。

但想把这一笔写得漂亮,还得巧妙地将其写得不那么直,太挺直会显得僵硬无力。手持毛笔,向上一纵尔后向下一跃,内直外曲,曲中见直,这样才有挺进之势。既要直又要不直,似乎有些矛盾,但这就是书法之魅力所在。

第四个笔法——趯

趯(替)跳跃的样子,通“跃”。“钩为趯 (与跃同)”。说书写勾的手感,如跳跃的一般

要往上或者往前跳,势必需要一个反方向的动作以作势。

我们往上跳就必须下蹲,作足足够的势后发力往上蹬出。

书写勾这个笔画的时候也是如此,一般竖勾是往左上挑出,这时就需要我们的笔锋往右下按压或者拖拽,目的是为了出锋迅捷发力,来做好足够的势。

从“永”字来看,钩连接竖画和后面要讲的提,前面的竖画决定了钩的形态,而后面的提则决定了钩的方向和角度。写好这一笔,光是单方面讲究笔势是不行的,要纵观整体,分析结构,每个字的钩画都有其独特的、最佳的写法。

第五个笔法——策

“提”:“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意思就是写提,就像“策马”使用鞭子的手感一样。

鞭子本来是比较柔软的,只有提着劲儿挥出去,并将力送到末端,才能打到马身上。所以书写这一笔,发笔时要用力,收锋时要得力。然后再来说“提”,这是一个表示动作的字,由下而上,具有方向感。所以写这一画时,其势应向右上斜出,不能写平了,要和短横区别开来。

第六个笔法——掠

掠即撇——长撇的用笔方法。“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写这个长撇用笔的感觉就像用篦,这个东西来梳理头发一样。

书写长撇要控制好力度的变化,落笔有力,稍作停顿后力道放轻,行笔渐渐加速,如以手拂物之表,出锋轻捷爽利,同时力量也要送到,整个笔画一气呵成。

第七个笔法——啄

啄即短撇,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写这个短撇用笔的感觉就像鸟在啄东西一样。

短撇的书写也是如此,行笔要快,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轻捷健劲。短撇虽然也是撇,但却有别于长撇,长撇在于不疾不徐,轻盈舒缓,而短撇则更重于速度,以疾为胜。

第八个笔法——磔

磔: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以折点划开,捺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前半段由细到粗,后半段由粗到细,这无非就是运笔力度的变化过程,由轻到重再到轻。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到折点顺势放缓力度,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收锋重在含蓄。捺脚的长短急缓视字形而定,只要多练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势态自然。

八个点画,循序渐进,详实分析了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难怪永字八法行世之后,会受到历代不少书法家推崇。据说王羲之在“永”字上花了不少功夫,有“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一说,其代表作《兰亭集序》的开篇就是“永”字。


“永字八法” 告知了天下想要读书识字人,怎样简单的写好字,写字是有方法的(专指基础毛笔字)。

只要掌握了图中“永字八法”,就能应对书写看上去很复杂的各种汉字了,这是因为汉字的构建基本上都包括了这“八法”。

假如把“永”字当作房子的话,这‘’八法‘’中的笔画,就是关健性的建筑材料,它们不但建造了“永”字房,它们还能千变万化的组成汉字“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