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包公阴司查命根

2025-04-01 03:26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包公阴司查命根

他,六代贫穷。竞然不甘受穷,要状告自己的穷命。

相传,包公不仅铁面无私,断案如神,尽管世间不平事,就连阴间的事情也要管。

山东沂山有个叫蒙山的小村庄,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刘世谅和他母亲。刘世谅为人忠厚,吃苦耐劳。但家中却一贫如洗,生活艰难。因为穷,年过三十尚未娶妻,母子相依,历尽贫寒。

这一天,他母亲愁眉苦脸的说:“儿啊,咱家祖孙六代,代代受穷。你明天把柴卖了,少买几斤米,找个算命先生给咱算算,为啥咱世代受穷,何日才能翻身?〞

刘世谅是个大孝子,听了母亲的话满口答应。

第二天,刘世谅卖了柴,找了个算命先生,把原由跟先生一一诉说后,听先生算命。算命先生掐指一算,非常惋惜地说:“你的命确实不好,不光是你这一辈子受穷,你上面的祖宗六代也是苦不堪言,你家贫穷要延续够三十六代。”

刘世谅回家后,把算命先生的话一五一十讲给了母亲。母亲满腹辛酸,边哭边说:“咱娘俩从未干过伤天害理之事,安份守己,为啥老天如此不公,叫咱輩辈受穷。”刘世谅见娘伤心,非常心痛。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清官,状告自己的穷命。

刘世谅逢人就问,四处打听哪里有清官。

有个好心人告诉他:“清官是有,只是路徒遥远。河南开封府的包大人,是个人人称颂的大清官,你到他那里去告,一定能行。

刘世谅施礼谢过,一路跋山涉水,直奔开封。

刘世谅来到开封府衙前,擂响了堂鼓。包公立即升堂,衙役把刘世谅带到堂上。

包大人问道:“是你击的堂鼓?”

刘世谅说:“是的”。

包公问道:“你姓甚名谁,哪里人氏?你有何冤枉从实讲来。

刘世谅闻言说道“小民刘世谅,山东蒙山人,皆因世代贫穷,老娘命我去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家要穷六六三十六代。我和俺娘从来没有作过亏良心的事儿,爱物惜命,与人为善,为啥还要叫俺世代受穷?俺心里不服,要告俺自己的穷命。〞

包公听罢,略一沉思,微微点头。命人带刘世谅客房用饭,歇息。

众人走后,包公取出“游仙枕”,放在塌上,和衣而卧。不多时,只听耳边“呼,呼〞风响,刹时到了阴曹地府,步入闫罗宝殿。

闫王一见,急忙下位迎接。见包公满脸怒气,急慌问道:“包大人到此何事,望大人明示。”

包公问道:“山东蒙山刘世谅为何代代受贫?”

闫王急忙翻看生死薄道:“因他祖上大逆不道,做过伤无害理之事,故而惩罚他家三十六代贫穷。”

包公怒道:“行善賜福,作恶受罚,理所当然。但尝及无功,罚及无罪,这种律法哪有公道可言?!〞

闫王听后无言以对,只得问道:“依大人有何高见?〞

包公道:“依我之见,刘世谅勤劳忠厚该尝,孝敬老人美德可赞。把他的穷命勾销,改成福气。鼓励世人一心向善。”

闫王说:“包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愿拿出半年的俸禄赞助他,待他遇到寻茶之人,便会发一笔小财。不过他要常富,还得靠勤劳善良,积德行善方可。”

包公闻听连连称谢,翻身还阳。

第二天,包公对刘世谅说:“回家去吧,你家的穷日子快要到头了。等到哪天遇到寻茶之人,你就发财了。但你无论何时,都不能忘了勤劳忠厚的本色和孝敬老人的美德。”

刘世谅对包公的话狐疑不定又不便多问,回家后把包公的话对母亲一说,母子俩都不敢相信。

这一天,刘世谅打完柴,正坐在石头上歇息,猛然间看見了悬崖上的那棵老茶树。据说这棵茶树上的茶叶,人若饮用,便能得道成仙。这棵茶树长在悬崖的半山腰,想要采摘,实为不易。刘世谅凭借自己年轻力壮。抓住粗藤慢慢下滑到茶树上,小心翼翼地摘了些茶叶。

回就后,刘世谅把鲜茶叶依法炒制好,带着茶叶来到蒙山最大的茶楼售卖。老板问他是哪里的货,刘世谅说是自己采的野茶。老板一听:“野茶?放那吧。等有人喝时再说吧”。说罢,随手扔到了货柜顶上。

话说有一天,包公带人来蒙山公干,饭后觉得肚子账痛,心想喝点茶水还好了。谁知喝了自己带的茶叶并不见轻。就差人到蒙山大茶楼找茶。老板一听说是包大人要茶。就把店里所有的好茶拿出来叫衙役挑。衙役几乎把茶楼的茶试了个遍,不仅不见效,而且包公越发痛的难受。衙役问茶店老板还有什么茶,统统拿出来。茶楼老板万般无奈,突然想起了刘世谅的野茶。赶紧找出来交给了衙役。

此时包公已是痛的满床打滚。衙役把刚刚沏好的蒙山野茶送到包公嘴边,包公只觉得一股清香沁入肺俯,精神为之一振。包公连喝三碗茶水,只听得肚子里咕噜咕噜作响,疼痛渐渐退去,口鼻留有余香。

第二天,包公特意带着衙役来到茶楼。茶楼老板赶紧叩头请罪。包公哈哈大笑“快快起来,快快起来,你的茶救了我的命,你何罪之有。我还要重重的尝你。”茶楼老板缓缓起身,心中很是纳闷。

包公问道:“你二次拿的是什么茶?”

茶楼老板实话实说:“是穷汉刘世谅托我卖的蒙山野茶。

包公一听刘世谅,心中一惊。正好此刻刘世谅送柴来了。茶楼老板指着刘世谅:“就是他。”

包公大笑道:“刘世谅,还记得我吗?万万没有想到,寻茶的人就是我呀。”刘世谅楞在那里。包公继续说:“你的茶救了我一命,为表谢意,特送你五十两纹银。〞刘世谅一听更蒙了。还是茶楼老板反映快,用肘捣捣刘世谅:“还不快谢谢包大人。”刘世谅回过神来,赶快跪地致谢。包公问他茶的来历,他说“就是悬崖上的那棵老茶树,人称仙茶。〞

包公点头:“刘世谅,你何不采集茶种,种植茶树,造福于民。”刘世谅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此后,刘世谅果然采得三五粒茶种,在山腰种植,还盖了土屋,吃住在山上。几年以后,茶种长成了茶树,茶树长成了茶林。刘世谅也成了当地的富户。他始终不忘初心,济苦济贫,行善积德。人们都叫他刘大善人。

#头条家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