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的国产大模型之争,没有悬念
苹果AI的国产大模型之争,没有悬念
文 | 智能相对论,作者 | 陈泊丞
苹果终于公布了最新的 AI 进程。
一个月前,正如此前预期的那样,人工智能是今年 WWDC 发布会的焦点。全程 105 分钟的主题演讲,就有 40 多分钟用于介绍苹果的 AI 成果。
苹果似乎还有意玩了一把 " 谐音梗 ",重新定义 AI 为 "Apple Intelligence"。
但不管怎么说,此次苹果 AI 的亮相着实是为市场解答了不少疑惑。
此前,就有消息传出,苹果手机或许会因为接入系统的 AI 大模型不同,而出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区分的两个版本。更有甚者,网上还有人称国内版本为 " 阉割版 "。
真的是这样?答案或许并非如此。
AI 基本盘,牢牢把握在苹果手里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简称 AI,这样的说法对于苹果而言并非 " 谐音梗 ",而是其对 AI 功能的理解和设计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
在介绍 Apple Intelligence 时,库克就特别强调他们想要打造的,是超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个人智能」(Personal Intelligence)。
什么意思?我们从过去苹果的常规设定中可以推断出,苹果 AI 大概率会和其自身的系统以及系统内的应用、生态高度协同,来充分满足苹果用户的智能需求。比如,对 Siri、FaceTime、iMessage、Apple Pay、iCloud 等苹果服务深度集成,以提供无缝的跨设备 AI 体验。
简单来说,苹果 AI 想要实现的是系统级应用的优势。
从目前的公布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应用雏形。像 AI 图像,苹果 AI 预期的不仅仅只是用提示词来生成图像,更是能基于用户的实际体验和个性化需求来创造与用户个人生活和兴趣紧密相关的图像内容。
类似现在苹果手机内的 " 照片回忆 " 功能,苹果试图在为用户提供简要的 AI 视频剪辑服务,但前提是开放用户的照片库,让苹果系统反复识别照片内容,才能剪辑出不同主题的视频内容。
想要达到这样甚至是更好的服务和效果,苹果 AI 就必然要具备系统级的能力。由此,苹果 AI 背后的大模型就大概率将采用自研方案。
从苹果公布的大模型技术文档来看,其确实是在自研大模型。据介绍,苹果的设备端将采用一个 30 亿参数的小模型,负责本地计算和数据处理,同时保证对用户的个人习惯、个人数据进行学习训练,从而提供更贴心、个性化的服务。
而到了云端,苹果尚未公布其自研的云端大模型参数,但据说其性能与 GPT-4 Turbo 相当。再者,就是对 ChatGPT 等第三方大模型产品的接入,也是事实,但并非唯一。
据苹果负责软件工程的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表示:苹果计划以后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模型,其中包括谷歌的 Gemini 等。
此外,苹果还发布了 OpenELM,这是一组小尺寸的开源 AI 模型,专为在设备上运行而设计。这些模型的参数范围从 2.7 亿到 30 亿,旨在提高移动设备上的 AI 任务处理能力。
很显然,苹果已经具备了构建内部闭环的 AI 系统的能力,AI 的基本盘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苹果手中。像 ChatGPT 等第三方大模型产品只是一剂调味料罢了。
" 阉割版 " 苹果,子虚乌有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无论是 OpenAI 的 ChatGPT 还是百度的文心一言,都不足以影响苹果 AI 的基础功能。这些第三方大模型产品的定位,对于苹果而言,更像是 App Store 里的 App。
或许源于地区的不同,对 App 的使用权限有所区别,但这并不能定义苹果的版本功能。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无法上 "X"(即推特)而说现在的苹果手机是 " 阉割版 ",同样的,第三方大模型产品也是如此。
"X" 也好,ChatGPT 也罢,如果这些产品无法在国内使用,那本身是产品的问题,而非渠道的 " 锅 "。更何况,苹果自研的大模型从端侧到云端,已经相当全面,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 AI 体验。
就目前的思路而言,接下来更多影响用户体验的是苹果对端侧小模型的整合与应用。根据苹果提出的优先考虑用户体验的理念,其更强调 AI 模型的定制化,类似于 MoE 模型的稀疏激活机制,通过多种小模型的调动和组合,更快去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任务。
众所周知,大模型的参数规模更大,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存储空间、网络速率也更高,如果硬件条件、网络条件跟不上,很容易就会出现高延迟、丢包等问题,无法带来很好的 AI 体验。而小模型具有体积小、计算资源需求低、训练效率高等特点,正适合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上运行。
如今,大模型领域兴起的 MoE 架构,也正对应苹果对智能手机从端侧到云端部署模型的思路。端则小模型的高效率、高适配是必然的,而大模型不管是苹果自研,还是国内外的第三方厂商介入都只是提供一个进阶的个性化体验,并不影响主体。
当然,经「智能相对论」体验发现,当我们真的去使用大模型产品的时候,国产大模型实际上也没有那么拉胯。相反,源于本土算力、中文语义理解以及与中文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国产大模型对于本土用户而言更具优势。
一方面是语言和文化的理解,AI 大模型的应用更接近于对话形式。在体验过程中,「智能相对论」发现,用户个人的表达是非常随意的,可以说并不那么规范,因此国产大模型在理解用户语义上有着更明显的优势,从而更准确的回应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是数据资源的获取问题。AI 大模型是不断进化,特别是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获取新数据来进行训练、学习,最终呈现出一个更理想的状态。在这方面,国产大模型背靠庞大的中文互联网和用户群体,能最大化获取本土数据用于学习和精进,而 OpenAI、Google 都有所限制,很难接入。
简单来说,关注大模型不能只看其在实验室的表现,更要看其在市场和行业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因此,苹果 AI 在国内接入百度文心一言等本土大模型,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本土用户而言,基于苹果和百度的联合共创,将可以获得更符合本土需求的服务和体验。
或许,我们没必要盯着 OpenAI 这样一个本来就难以体验到的产品来纠结苹果 AI 的选择。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苹果 AI 的基本盘是自研大模型支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此外,国产大模型的表现在本土应用中也不差,这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拭目以待。
苹果 AI 的任务不是把 OpenAI 的 ChatGPT 引入中国,而是基于自家的系统和生态打造出一个更高效、便捷、强大的 AI 系统,来为自家的用户提供进阶服务。
因此,相关有关 " 阉割版 " 的争议、大模型的争议并没有那么重要。正如苹果所透露的,第三方大模型产品的接入不是唯一,苹果会想办法让用户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模型。
未来,我们期待苹果的承诺兑现,让用户拥有选择的权利。
-
- 请不起1万8的张雪峰, 98的AI志愿助手靠谱吗?
-
2024-07-05 04:57:17
-
- 新能源期中考:比亚迪再创纪录,问界、理想杠上了!
-
2024-07-05 04:55:01
-
- 2024年全球大语言模型应用对数字产业的影响分析 C端、B端、G端共同发力
-
2024-07-05 04:52:45
-
- Apple Intellegence维新和革命
-
2024-07-05 04:50:29
-
- 倒反天罡,大型商场开始靠餐饮续命?
-
2024-07-05 04:48:13
-
- 硅谷大佬集体暴怒,AI行业面临大洗牌?
-
2024-07-05 04:45:57
-
- 入行20多年,楼越长越高,高温下,蜘蛛人老程们的不断“攀登”
-
2024-07-05 04:43:41
-
- 四大一线城市楼市新政效果如何?6月沪深二手房成交创三年新高
-
2024-07-05 04:41:25
-
- AI 搜索热潮背后:注定要逾越场景的门槛
-
2024-07-05 04:39:09
-
- 盘点螃蟹不能吃的部位,你知道多少,网友看后表示后悔了
-
2024-07-04 07:47:09
-
- 群众点赞广州出入境办证夜间专场:“多一两个小时,解决很多问题”
-
2024-07-04 07:44:53
-
- 野模出身的UU妹, 让五五开不但凉了, 同时也绿了!
-
2024-07-04 07:42:37
-
- 有种"蛇精腰"叫杨紫,生图后背照暴露真相,旁边大叔表情亮了
-
2024-07-04 07:40:21
-
- 地图导航已显示!深中通道通车“走起”
-
2024-07-04 07:38:05
-
- 小智直播间被封号,发文向马化腾道歉,都怪自己说错话
-
2024-07-04 07:35:50
-
- 漂亮的十字绣鞋垫 制作起来很简单
-
2024-07-04 07:33:33
-
- 真的不是内卷国家!人类学家:韩国应该摆脱假劳动
-
2024-07-04 07:31:17
-
- 又一网红摊上事! 虎牙一姐被封杀!
-
2024-07-04 07:29:02
-
- 太湖、洞庭湖发生编号洪水
-
2024-07-04 07:26:46
-
- 松下相机彻底卷不动了?样片疯狂造假被揭穿!
-
2024-07-03 06: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