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要使用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回应来了!
丰田要使用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回应来了!
最近,关于丰田的新闻很热闹。
先是 2024 财年营收破纪录,成为日本首个年度营业利润破 5 万亿日元的企业。在屡屡被质疑 " 电转型缓慢 " 的氛围中,日系粉也长出了口气,并表示 " 丰田网上没赢过,现实正闷声发大财呢 "。
* 图片来源:易车
但没高兴多久,又有媒体曝出:丰田在国内的合资公司,未来两到三年,要导入插混动力,技术路线不会延用丰田原有模式。
而是有可能采用比亚迪的 DM-i 技术,涉及车型大约有 2 到 3 款。
消息一出,支持国产车的朋友们瞬间精神了,相比燃油车的向外获取技术、甚至是初期的抄袭、逆向研发,国产车企真的站起来了,通过新能源完成换道超车,不仅销量暴增,还实现了技术反向输出。
一时间," 丰田彻底向国产低头 "," 比亚迪技术还是牛 " 等话题又登上了热搜。
随后丰田回应称:目前没有确定性的官方消息,丰田一直保持开放的技术合作态度,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集中在 BEV (纯电动汽车)领域,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
没有明确的证实或反对,老狐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跟大家盘一盘。
海外用国产技术进行时
事实上,今年以来海外品牌采用国产技术,正在进行时,并不是只有丰田一家。
老狐大致统计了一下,主要方向集中在插混动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技术,而丰田确实是近期最活跃的。
先是第 9 代凯美瑞,成了首辆配备 8155 芯片的日系车,并与华为联合开发了 AI 语音系统,通过这两项改变,国产版车型也标榜 " 自己是全球最强的凯美瑞版本 "。
最近还有消息传出:日系三大车企中的一家,要与华为联合开发新的高阶驾驶辅助系统。有业内人士爆料:这家车企就是丰田。
而在北京车展上,长安马自达已经依托长安的技术平台,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提供纯电、增程动力可选,并标榜了开启合资后时代新模式。
大众的全新途观和迈腾,也采用了大疆的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系统,上汽大众大概率会选择上汽刚刚发布的插混动力。
Stellantis 甚至直接与零跑成立合资公司,今年 9 月正式在欧洲开始销售,后续进入印度、亚太、中东、非洲及南美市场,先期以 C10 和 T03 为主,2025 年陆续有 6 款新车在海外上市。
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新能源动力,在智能座舱和智驾辅助层面,海外品牌已经有些跟不上节奏了,需要国产技术来为产品魅力赋能。
中国市场谁也丢不起
销量是最能直观反映落差的,在刚刚过去的 4 月,丰田、大众、本田和日产等合资一线,销量全部下降。
*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在国内市场新能源销量突破 50% 的背景下,靠燃油车市场吃老本已经行不通了。
可能有朋友会拿丰田举例子,这些海外品牌拥有广泛的全球布局,国内单一市场下降影响并不大。
短期看,确实如此。但即便是海外市场电驱缓慢,但燃油与新能源也处于存量和增量的关系,而且除了特斯拉在推动电驱化,主流国产车企也在加速出海,竞争是全方位、全球化的。
更为重要的是,2023 年,国内市场产销已经突破了 3000 万辆,远超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如此庞大的体量,一线品牌谁也丢不起。
同时,针对新能源的销量组成来说,纯电与插混占比将接近各占一半,除了纯电领域的奋起直追,海外品牌在插混领域是有缺项的。
尽管有稀稀拉拉的插混车型在售,但续航、能耗的售价,相比同级的国产竞品缺少优势,自行研发又太慢。
且比亚迪、吉利等下代插混技术即将发布,综合续航将超过 2000km,很可能自家的技术刚推出就处于落后,直接引入现成的技术,争取销量回暖,对于现阶段的平稳过渡来说,更加现实。
另外,燃油车同样也需要智能化技术赋能,油车用户也需要媲美纯电的科技感,像最近几年,依靠燃油车销量的奇瑞,同样可以连续破销量纪录。
但说了这么多,海外品牌会一直躺平吗?
选择妥协是不可能的?
老狐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是保护品牌调性,新车的价格由品牌号召力和产品竞争力决定,燃油车时代,海外品牌起步早、技术领先,同级车型的售价,要比国产品牌贵不少,如果核心部件一直使用国产技术,溢价能力显然无法保证。
* 图片来源:中工汽车网
这也是保持企业良性运转的基础。
翻看 2023 年盈利明细,前几名的丰田、特斯拉、大众的净利润,基本可以实现对国产 " 一打十 ",即便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比亚迪,也没能进入全球盈利前十车企。
换句话说,国产品牌虽然销量大涨,但赢的也很惨烈,不仅普遍利润低,有些还在亏钱。
* 图片来源:中工汽车网
另一方面,则是供应和制造成本的限制,核心技术对外采购,一旦车型销量火热,供应跟不上的话,会非常影响产能和交付,一直将核心技术掌握手中的海外品牌,显然很难接受。
同时,电驱系统就是新能源的 " 三大件 ",外部供应就很难保证成本控制了,尤其是在价格战卷无可卷的当下,这项能力已经非常重要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采用国产技术的海外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 新车专供国内市场 ",面对销量下滑,或许海外品牌也是想短时间内,先稳住新能源的颓势,然后转身闭门大力气研发下代技术而已。
从目前各家的规划来看,2027-2030 年,将是海外品牌全新新能源技术的核心爆发期。
老狐觉得:汽车市场就是一场轮回,谁能参透时代转型方向,拥有领先技术,就能掌握主动权。
对于国产车企来说,新能源的道路确实逐渐走通,但如何提升盈利能力,能否保持技术壁垒,仍然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海外品牌造成今天局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过度依赖燃油市场、误判插混发展和智能化缓慢等。但主流品牌的设计、市场灵敏度和盈利能力等,仍然值得学习。
现在车圈都在标榜 " 长期主义 ",其实海外品牌拥有雄厚的资金,买些先进的新能源技术,自己设计套外观,快速推出几款新车并不难。
但大多数都没有这么干,内在主要还是思考怎么走通新能源这条路。
老狐理解:长期主义不仅是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更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的盈余,如果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对用户负责也就是句空话。
话说回来,过度内卷的价格战,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真的有好处吗?
参考资料:
汽车之家
编辑:泽天
-
- 大模型价格“卷”起来了,幻方、字节和智谱纷纷下场,GPT4一年降价超80%
-
2024-05-19 04:17:11
-
- 高铁调价,有何深意?
-
2024-05-19 04:14:55
-
- 5G异网漫游将至:联通电信将成最大赢家?
-
2024-05-19 04:12:39
-
- 顶尖专家监守自盗?在其曾任主编的期刊上狂发抄袭文章
-
2024-05-19 04:10:23
-
- 为2025年残特奥会预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深圳举行
-
2024-05-18 01:48:20
-
- 电子猫眼正对邻居大门被判侵犯隐私权
-
2024-05-18 01:46:04
-
- 未佩戴护目镜,男子装修时铁钉射进左眼,医生小心翼翼取“眼中钉”
-
2024-05-18 01:43:48
-
- 火车票改签也要收手续费了?12306回应
-
2024-05-18 01:41:32
-
- 金与正驳斥所谓“朝鲜对俄出口武器”
-
2024-05-18 01:39:16
-
- 苹果在 4 年内阻止了 70 亿美元的 App Store 欺诈购买行为
-
2024-05-18 01:36:59
-
- 一损俱损!波音核心供应商宣布裁员数百人 “爆裂舱门”便出自其手
-
2024-05-18 01:34:43
-
- 放弃巨额订单只为专注激光强项!“小巨人”释放大能量
-
2024-05-18 01:32:27
-
- “湾区之翼”跃然呈现!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屋盖全面封顶
-
2024-05-18 01:30:10
-
- 胡锡进:俄乌战争未了,中国该如何对待俄罗斯?
-
2024-05-18 01:27:54
-
- 某电商平台小二被抓,一年受贿9200万元
-
2024-05-16 21:34:54
-
- 全球巨头破产!
-
2024-05-16 21:32:39
-
- 小镇贵妇,被羡慕又被嫌弃?
-
2024-05-16 21:30:23
-
- 秉承AI驱动安全,智能汽车安全企业「木卫四」完成Pre-A轮融资
-
2024-05-16 21:28:07
-
- 揭秘“抖茶控”奶茶店加盟骗局,1200万元的加盟费都去哪儿了?
-
2024-05-16 21:25:51
-
- 新规颁布后“第一审”来了!马可波罗首发上会
-
2024-05-16 2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