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杂谈 > 正文

​好好说话,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2023-11-26 06:27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好好说话,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有人说:“好好说话,是最低成本的善良。”

深以为然。

言出于口,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如果是善言,却可能会让绝望中的人,重新燃起希望。

富人赠人以金,贤人赠人以言。

有时候,贤人的一句良言,胜过千两黄金。

我们切不可小看了言语的力量。

少说直话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总喜欢说:“我说话直,你别介意啊。”

于是,他们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说“直话”。

如果别人介意,就会被他们指责为“小心眼”。

这种做法,其实是极为自私的行为。

一个人,既然知道自己说话直,那么,为何还要“明知故犯”呢?

既然知道是自己的缺点,为何还要理直气壮地让别人承担被“直话”伤害的后果,还不允许别人介意呢?

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总是不断地修正自身的不足;小人则不思悔改,理直气壮地让别人迁就自己,忍受自己的“缺点”。

事实上,有些说话直的人,不是难以控制自己,而是懒得控制自己。

在身份地位高的人面前,他们说话直的毛病,立马就没了。

在身份地位高的人面前就懂得说话委婉、尊重;

在身份地位低的人面前,就说话直、口无遮拦,这样的人,不是说话直,只是没教养罢了。

少说指责的话

古语云:“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有的人,面对别人的错误,总是喜欢不断指责别人,甚至以把别人指责得“无地自容”为本事。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呢?

往往不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让对方因为愤怒而变本加厉。

这便适得其反了。

面对别人的错误,指责不是目的,让对方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才是目的。

所以,与其指责对方,不如平心静气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让对方明白即可。

当对方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也就更容易改正了。

有的人,明明是关心对方,可是一出口,关心却变成了“指责”。

这又何必呢?

既然是关心的话,就要用关心的口吻来说。这样,对方就更容易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对于指责,内心排斥,是人之常情。

所以,用温和、关心的语气,来指出问题,是让对方改正错误最有效的方式。

不说揭短的话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总是喜欢揭人短。

那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者,是为了获得谈资,拿别人的不堪来取乐;

二者,是为了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不管出于哪种目的,揭人短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短处,揭人短处的人,也会被别人揭短。

只有懂得善待旁人、尊重旁人,才会得到旁人的尊重与善待。

鲁迅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发现,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想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是不能实现目的的。

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恰恰暴露了其修养的低下。

结语:

俗话说:“口德,即品德。”

深以为然。

心地善良的人,常说温暖的话,让人如沐春风;内心偏狭的人,常说刻薄的话,让人心中不悦。

说善言,有时候,比做善行,更能积累福报。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