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八卦 > 正文

​何应钦简介(何应钦在国民党有多大的权力)

2023-10-11 15:02 来源:爱尚秀 点击:

何应钦简介(何应钦在国民党有多大的权力)

何应钦,字敬之。一级陆军上将。是国民党军、政界的首要人物之一。1889年4月2日生于贵州省兴义县。

1909年春,何应钦被保送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是年秋,考取进东京振武学校第十一期。1911年返国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秋,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二期步科。1915年,学成回国,被王文华任为黔军第一师步兵第四团团长兼讲武学校学生营营长。1916年7月,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兼黔军援川支队参谋长。

11月,王文华率黔军人川讨伐刘存厚,何应钦任黔军第五团团长。后任第五混成旅旅长。

1920年,王文华在上海被刺客所杀。何被迫交出兵权,投奔云南督军顾品珍。

1924年,投奔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被任命为少将总教官。何应钦工作谨慎,无不良嗜好,深得蒋介石的欢心。这年底,蒋介石建立黄埔教导团,何应钦被任命为第一团团长。

1925年1月,大元帅府成立东征联军,讨伐陈炯明。何应钦串教导第一团攻占淡水城,全歼守军一个旅,缴枪千余支。接着又击溃洪兆麟增援部队。

陈炯明对于洪兆麟的一万多人,竟被何应钦的两千多新兵打败,心里很不服气。3月上旬,集中林虎、李易标两部大军四五万人,在棉湖与黄埔军决战。何应钦的第一团为黄埔军主力,经过奋勇抗击,又击溃了陈炯明的叛军。

1925年5月,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驱兵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府,建立反动政权。已是第一旅旅长的何应钦,协同友军将叛乱的滇军全部肃清,使革命政权转危为安。

平定刘、杨叛乱后,国民政府把驻在广东的军队一律改称革命军。黄埔军编成革命军第一军,何应钦任第一师师长。10月,进行第二次东征。何应钦率第一师在惠州歼灭敌军主力,占领了惠州城。

战争结束后,何应钦任潮汕善后督办,兼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校长、惠潮梅绥靖委员;代表蒋介石掌握军、政大权。1926年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时,何应钦任潮梅警备司令,辛第一军三个师防守潮梅,巩固东陲。12月,国民革命军直指长江下游,剪除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何应钦任东路军总指挥,辖六个纵队,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负责由福建至浙江,攻取上海,会师南京。

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三人把持军、政大权。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总司令,将何应钦的第一路军改编为第一集团军,自兼总司令,何改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留守南京。

1928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参谋长、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兼署中国革命军总参谋长,帮助蒋介石运筹方略,打败了桂系。

1930年3月,就任军政部长兼署武汉行营主任。是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何应钦在武汉行营竭力替蒋介石镇慑后方,指湘、鄂、赣、粤各省讨逆军,对桂系军队作战。10月,中原大战已尾声,何应钦被调任郑州行营主任,主持前方军事和西北善后宜。从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蒋介石对中公中央苏区行了五次大规模“围剿”。何应钦参加指挥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作战,但三战皆败,被中国工农红军打得焦头烂额。第二次“围剿”,损失三万余人,丢枪二万余支,第五师师长胡祖玉毙命;第三次“围剿”,其部被红军消灭十七个团,俘虏两万余人,死伤近万人。第四次“围剿”,又被红军歼灭三个师,最后只好狼狈地逃回南京。

1933年3月,张学良因热河失守,引咎辞职。何应钦奉命赴北平接替张学良,代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主持华北军事。他秉承南京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既定国策,倚靠长城,作为防御的唯一工事,企图以傅作义、徐庭瑶、宋哲元、商震的部队守住长城线上的独石口、古北口、冷口,阻止日军进入关内。5月31 日,何应钦的代表熊斌,与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唐沽正式会谈。熊斌在日方事先拟定的条款上一字不改地签署了《唐沽停战协定》。这个协定实际上默认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不能在那里驻扎军队,而日本可在那里自由行动。协定鉴订后,立刻遭到全国公民和舆论界的强烈反对。

长城抗战时,何应钦对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破坏,派十六个师,两个飞行队包围抗日同盟军,断绝平绥路交通,使冯粮弹断绝,被迫取消同盟军总司令名义。接着又勾结日军对同盟军将领吉鸿昌、方振武部围攻达一个多月,使得同盟军失败。方辗转流亡国外,吉逃往天津,后被捕英勇就义。

1935年4月,何应钦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

何应钦简介(何应钦在国民党有多大的权力)

1935年5月,日军发动了新的进攻。何应钦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侵华野心,始终追随蒋介石的对日妥协路线。6月初,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开始秘密谈判。梅正式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经国民党中央批准,何应钦同梅津美治郎达成秘密协定,即中国现代史上卖国协定之一的《何梅协定》。

这年11月,何应钦回南京出席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五届中央执行要员。l2月,行政院改组,他连任军政部部长、回南京主事。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以”民谏”方式逼蒋抗日。何应饮却乘此事件,企图实现他多年的政治野心,取蒋而代之。何应钦力主以武力讨伐张、杨,拟派飞机轰炸西

安,以置蒋介右于死地。于此同时,他还派人四出活动,甚至与日本驻南京领事联系,谋取日方的支持。对党、政人事也作了安排。何应饮自拟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并自兼川、滇、黔行营主任。后来,蒋介石被释放,他取蒋而代的黄粱美梦也就随之化成泡影。

在抗日战争中,何应饮被人们视为亲日派人物之一。但是,他在八年抗战中的行动轨迹总是受蒋介石的意志所左右。对蒋的抗日、妥日、反共的政策,他都是紧步后尘,积极为之卖力。

1938年1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何应钦为委员和总参谋长。仍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3月,国民党在武昌举行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何应钦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接着他参与了台儿庄战役的上层决策;4月,主持江防会议,指导徐州会战。制定了武汉会战的计划。

1939年3月至11月,何应软先后参与了指导南昌、随枣、长沙和桂南会战。国民党政府搞反共摩擦,何应钦在幕后策划,其军令部下达了《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命令其亲信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组织对新四军的进攻,制造了“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

1941年12月,国民党军统帅部为联系盟军,对敌转移攻势,特设立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于昆明。何应钦兼任陆军总司令,接受美援装备,整训军队和负责西南各战区的指挥。

1945年2月,他飞赴缅北战场,督师克复腊戍。4月,亲自指挥了湘西会战、桂柳反攻战,制定反攻广东的作战计划,湘西会战中共伤毙敌人二万八千一百余人,俘敌官兵二百余名,其他战利品二十余吨。

何应钦乘湘西会战之勇,于4月下旬督今所部第二、三方面军迅速反攻桂柳,收复广西,为反攻广州创造条件。战役结束后,何应钦获得罗斯福总统颁赠的金椰勋章。

日本宣布投降时,何应饮被派为中国战区受降之最高指挥官。9.月9日上午,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大礼堂,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介石,接受日本“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后,何应钦积极执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政策。利用美国的空、海军运输队将大批军队送往各大城市和港口,进行内战部署。

1946年4月,何应钦任重庆行营主任。国民政府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何应钦被解除参谋总长及陆军总司令职务,奉派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兼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1947年4月,军事参议院改组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何为主任。

1948年5月,就任翁文灏内阁政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因前线失败,后方动荡。翁文灏内阁下台,何应钦也随即辞职。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代总统李宗仁提出何应钦继任行政院长,蒋开始坚决反对,后经李宗仁、张治中说服才同意。4月1日“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赴北平商谈。代表团一走何又成立了所谓和谈指导委员会(成员李宗仁、何应钦、于右任、童冠贤、孙科、张群,朱家骅、白崇禧等),以便操纵其和谈代表与中共进行的会谈;4月16日,黄绍蛇、屈武携带《国内和平协定》回南京,劝告李宗二、何应钦在协定上签字。李、何不能作主,乃请示溪口的蒋介石。何应钦与李宗仁联名复电张治中,不仅对《国内和平协定》完全拒绝接受,而且要代表团向中共建议先订立临时停战协定。

5月21日,何应钦呈请辞去行政院和国防部长的职务,不便去了台湾。此后,他历任“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总统府战顾问委员会主任”等职。1987年10月21日上午,因心肺衰竭在台北荣民医院去世,终年九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