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茅台文化建设怎么写?茅台文化活动的相关要求有哪些

2023-11-05 07:48 来源:爱尚秀 点击:

茅台文化建设怎么写?茅台文化活动的相关要求有哪些

茅台文化建设怎么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茅台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产品。我们的企业文化是“诚信、敬业、创新新”,所以我们的员工都是这样做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李保芳说。(中新经纬appp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他还提出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文化茅台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6月3日,茅台用一场特别的端午大典,重现端午制曲这一白酒行业的重要生产工艺。

“以麦相承、爱国敬业,在美时代赓续茅台文化根魂”,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为壬寅年端午赋予具有茅台特色的文化新注解。

此次端午大典在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茅台国家工业遗产建筑群——茅酒之源举行,是茅台集团持续5年的端午祭麦仪式首次升级。

茅台正在不断将传统文化创新呈现、现代表达,打造具有茅台特色、行业特色、中国特色的酒文化名片,构建与消费者共情的紫线文化体系。

茅台酒生产讲究顺应自然时令规律,端午紧邻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这时成熟的冬小麦为茅台酒曲提供了制作原料。

如同红樱子高粱于制酒,优质小麦是茅台酒制曲的主要原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合理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筛选富集了大量酿酒所需的微生物、酶类和香味前体物质。

制曲作为茅台酒酿造技艺5大工法之一,磨碎后的小麦经人工踩制成疏密适宜的曲块后,摊晾入仓、高温发酵、恒温贮藏,成熟后的酒曲将在酿酒每一次堆积发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谓“曲为酒之骨”。

“端午至、制曲始”,这是大曲酱香型白酒千百年来一直坚守的古法酿造技艺。端午前后,北方麦黄、江南秧绿。这时赤水河谷雨水增多、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各类微生物异常活跃,为酒曲发酵创造了有利的自然物候条件。因此端午也是制曲的黄金时节。

“端午祭麦,是茅台感恩自然恩赐、传承古法工艺,精酿琼浆玉液、祈愿国泰民安的独特表达方式。”丁雄军如是点题端午大典。

大典现场,每位嘉宾手持一束茉莉,穿行颇具烟火味的市井,好似穿越到汉朝,体验饮酒、粽子等端午习俗的意象情趣化表达。

自茅台于1951年建厂,从39名员工的小作坊,到拥有4万多名员工的千亿级大型现代企业,在以匠心酿造美酒时,始终践行“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茅台酒酿造工艺与端午时节不仅在生产相通,还在2006年同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丁雄军表示,茅台已经迈入“高质强业”新时期,将始终循求索之道、承先贤之愿、立时代之志,努力酿造“高品质的生活”,持续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与此同时,280场端午文化盛典也在全国各省区紧锣密鼓举行,“端午之美”正由赤水河畔向全国蔓延。

在端午大典举行前夕,山西经销商举办“以麦相承 爱国敬业”为主题的端午专场品鉴会,特邀请爱国敬业退伍老军人、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和文化传播书画专家及企业精英参与品鉴。

也是在6月2日,“以麦相承 爱国敬业”艺术交流会端午节主题活动,在昆明市书林街彩云里艺术中心举办。云南本土知名艺术代表与来宾面对面交流对传统文化与艺术新面貌的理解,如何赋能“文化茅台”、“红色茅台”。

与此同时,一场“‘粽’情端午·享约茅台”的茅台酒品鉴会在贵州遵义白鹭湖举行。贵州茅台遵义自营店邀请“i茅台”用户、“茅粉”朋友齐聚一堂,在古筝演奏营造的优雅氛围中,欣赏茶艺,品鉴茅台冰淇淋预包装产品等共庆端午。

河南地区,茅台酒经销商举办了端午节主题品鉴会“香豫端午·醉i茅台”,通过一场中式风雅盛宴,让“茅粉”身着古装手持端午主题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茅台文化魅力。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郦波表示,酒与祭祀息息相关,端午节是四大祭祀节日里最早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在茅台以麦相承、敬业爱国的端午大典上,追思先贤,致敬天地,致敬独具匠心,致敬先贤气节,致敬家国盛世,这本身就是一个民族企业的担当与情怀,这就是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继承发展。” 郦波说道。(

原文见6月7日中国日报旗舰版12版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206/07/WS629e7ae0a3109375516eca26.html。

二:茅台文化理念知识

用生肖编织故事

三:了解茅台文化

1、电话调酒毛泽东送金日成“茅台”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珍藏着数张毛泽东主席和外宾用茅台酒碰杯的照片。其中,有两张是毛主席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碰杯的镜头。这两张照片正好拍摄角度相反,但金日成面带笑意,微露白齿,虔诚而敬重毛主席的神情清晰跃然。2、“火烧”白宫1972年2月底,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后返回华盛顿。访华的成功使他兴奋不已,周恩来燃酒的即兴表演亦萦于脑际。他向女儿特里西娅讲述访华的趣味时,也想让她领略茅台酒的“厉害”。他把一瓶茅台酒倒进碗里点着了火。岂知蓝色的火焰跳跃着,越烧越旺,竟不熄灭,不一会便将盛酒的碗烧炸开。冒着火焰的茅台酒霎时流满了桌面,使这个“美国第一家庭”的全体成员大为惊骇,手忙脚乱的奋力扑救,才把这场“火灾”扑灭。3、首相醉茅台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日时半,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法发表声明,正式举行签字仪式,这是关系香港前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应邀前来参加这次签名仪式的有一百零一位香港各界人士,他们亲友目睹这一庄严的仪式。

扩展资料:产品特点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参考资料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中较为珍贵的一个大类,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誉为国酒、礼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其优秀品质和独特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茅台酒厂区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峡谷地带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使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

茅台酒的酒窖建设也颇有讲究。从窖址选地、窖区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温湿度控制、透气性能,以及酒瓮的形式、容量、瓮口泥封的技术等,都极为严格。这些都是关系到成品酒的再熟化、香气纯度再提高的关键。酒窖里每天要有人检查,开关透气孔,控制温湿度。据说连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须衣着洁净,人品端正,不得在窖内污言秽语,起哄打闹,否则将影响酒的质量。当然,人的一般衣着言行与酒的质量无必然联系,这只不过反映了人们对茅台酒的敬重、崇尚之情和鼓励做好人、制好酒的良好愿望罢了。

茅台酒的高质量多年保持不变。全国评酒会对贵州茅台酒的风格作了“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概括。它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

周总理还在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说,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指茅台酒,另一台是指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会议期间,周总理用此酒此片招待了参加会议的外国首脑和使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盛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誉称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的侨胞把茅台酒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将它视为“国酒”、“外交酒”和礼品酒。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不同于其他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7个月。蒸出的酒入库贮存4年以上,再与贮存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酿酒混合勾兑,最后经过化验、品尝,再装瓶出厂销售。

装茅台酒用的酒瓶,最初是用本地生产的缸瓮,从清朝咸丰年间起,改用底小、口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有装0.5公斤、1公斤和1.5公斤的型号。后曾一度改为微扁长方形酒瓶。1915年以后,改用圆柱形、体小嘴长的黄色陶质釉瓶。建国后,才改为白色陶瓷瓶和人们见到的乳白色避光玻璃瓶,古色古香,朴实大方。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又名“工农牌”),外销为“飞仙牌”。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仙牌”,一直沿用至今。

茅台酒蝉联五届国家名酒金奖,实现了国内金奖五连冠,连续荣获四次国际金奖(包括亚洲之星包装奖和第三世界广告一等奖)。产量逐年上升,销售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4月,贵州首届茅台酒专场拍卖会在贵阳开槌,113瓶茅台酒共拍出1200多万元,其中1瓶1992年仅生产了10瓶的汉帝茅台酒拍出890万元高价。 ·企业使命——弘扬国酒文化 追求创新卓越

·企业愿景——享誉全球

·企业核心价值观——天贵人和 厚德致远

·企业经营理念——理性扩张 统筹发展

·企业决策理念——谋则科学民主 定则果断执行

·企业人才理念——以才兴企 人企共进

·企业领导理念——务本兴业 正德树人 ·企业精神——爱我茅台 为国争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