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浅论胡鑫宇事件中的塔西佗效应:究竟谁在说谎?

2025-04-14 02:14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浅论胡鑫宇事件中的塔西佗效应:究竟谁在说谎?

各界关注了一百多天的胡鑫宇失踪死亡事件,2月2日,在央视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上终于要得以尘埃落定了。

在胡鑫宇从失联到寻找无果、再到最终被发现的100多天时间里,每一次的调查和反转都伴随着数以亿计的网友的群情激愤和无端臆测。

群情激愤当然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说是无端臆测?

因为随着如今互联网和自媒体的疯狂发展,很多网友总喜欢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代入每一个社会事件当中,有时候扮演雪花、有时候扮演公知角色、有时候又在小人和包拯之间随意自如切换。

从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被恶意或者善意地舆论引导从而变得左右逢源,亦或横加网暴指责、贴标签、扣帽子、树靶子、对人不对事或者对事不对人,总觉得自己是那个正义的化身和光明的使者,总会认为有些人是恶意带节奏或者收了钱为了黑而黑,从而将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所以,在当下的社会事件评判中,胡鑫宇事件的出现,又一次迎来了这样的大讨论。尤其是微博、抖音和知乎上的讨论,各持己见,不绝于耳。但是也彰显了三种不同类型人群和网友的真知与拙见。

这里不想回顾和纵论事件的对与错,一切就交给正义的力量去审判。只想由此事件浅论一下其中的塔西佗效应和关于胡鑫宇事件引发的家庭教育的浅尝辄止的认知。

塔西佗效应指当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

这也是当下网友群情激愤的症结所在,有网友觉得事件的真相是他杀,目前等待公安的最终定论。

但是当他杀被排除后,有一个真相的猜测就是一个普通学生因为压力大厌学轻生自缢去世,同时伴随着他有着严重的来自家庭导致的抑郁症,一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悲剧而已。

这个说法自然会引发极大的争议和不服,不同的群体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接受胡鑫宇是因为抑郁症自杀?

如果其家人早就知道了他心理状况出问题了,但是没当回事儿,还责怪他“抗压能力不足”,然后他就决定自杀了,做好准备之后,去了如今被发现的那个粮库围墙边的树林里,自缢身亡。

家人当然是不愿意相信也更不会承认孩子有严重抑郁症,所以就要找学校要说法,双方的矛盾就此激化。家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有抑郁症,或者意识到孩子有精神方面的抑郁,但是限于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又碍于面子,所以总会说自己的孩子阳光懂事,只是比较内向胆小,所以他们根本是意识不到孩子的状况出现了问题。

现在找到了遗体,有了录音笔,生活的痛当然值得同情,可是,很多真相也许并未真正公开。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有近5000万国民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2022年,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好心情心理医疗和心理健康数字服务平台、灵北中国,共同发布《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的患者曾因抑郁休学。

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近年来青少年因抑郁症导致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抑郁症还缺乏正确认知,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早预防。

青少年抑郁症由多种因素引起,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霸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

对于抑郁症的确诊,是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沟通的,可惜如今孩子已逝,没有确诊的可能性了,所以很多自杀者至死也没有确诊过抑郁症,甚至连医生的诊断也没有看过。

此处只是针对抑郁症和家庭教育的一种猜测,如果大家能正确认识抑郁症,尤其是正确对待青少年抑郁症,家人尽早干预,提供关怀和帮助,而不是习惯性地指责“想的多,抗压能力差”,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了。

在网上留言中,还有一名从事过基层信访工作的人员,跟不少逝者家属打过交道,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们上访的原因,无一例外是不相信公安的判断,认定自己的亲人“好端端地怎么会自杀呢?一定是被犯罪手段高超的坏人给谋害了!公安就是徇私枉法不给立案!”,哪怕逝者自杀的事实证据摆在眼前,他们也是不会相信的,短期来讲,可能是心理创伤所致,长期而言,就有“死哪讹哪”、“谎言说一百遍自己都信以为真”、“明知走错却难以回头”等各种情况了。

而吃瓜群众中,很多人都没有过登山野游的经历,把“森林”当成了自己游览过的那些早已开辟好的山间景区和公园小树林,把“缢吊”想象成稀疏平坦的一片林地中,突兀的吊在枝杈上晃动的一具瞎子都能看到的尸体。

所以,在这些人眼中,出动那么多人、这么多天找不到一个人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尸体此时“凭空”出现,“必然”彰显了某些阴谋,至于他们假设出的犯罪分子/黑恶势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蠢不蠢?这些逻辑链条上的关键因素,对于这些疑者恒疑的人来说,反而在其思考范围之外。

实际上,胡鑫留给我们的思考,或者说反思,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塔西佗效应已经极其严重了,公信已经下降到了发通告民众不相信、做工作民众不理解的地步;对于某些自媒体而言,真的应该好好整饬一下,各种器官买卖、学校藏尸的谣言编造的有声有色,却只见到封号的惩处措施——

造谣诬陷的成本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那些至今还在相信胡鑫宇是他杀的人,我愿意以最大的善意去猜测——

这种存在认知偏差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跟要求“医生必须把所有病人治好”、“警察必须将所有案件侦破”,否则一定是“医疗事故”“黑恶腐败”的性质一样,过于单纯、理想且绝对;

我也不吝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他们根本不是真正在关心这个孩子和他的亲人,有的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希望事情本身足够错综复杂,以满足自身的窥探欲,有的人纯粹是找到了又一个宣泄负面情绪的缺口,他们内心所期盼的他杀“真相”,就像现实中他们给自己处于底层、陷于困顿所找的“借口”一样,永远把问题的症结归咎于一个与自己并不太相干的外因,即“胡鑫宇系他杀”=“黑恶势力嚣张/有关部门不作为”=“这个社会存在大量的黑暗与不公”=“我现在的境地就是拜他们所赐”而已。

尤其是当下媒体的急躁和无力感,也折射了社会心理学的一条原理:一切煽动性的宣传,瞄准情绪比瞄准理性效果好得多。而短视频是煽情最好的载体,剧本可以随意编写,镜头可以任意取舍和切割。

由此,胡鑫宇事件中的塔西佗效应也变得顺理成章,当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

这才是最可怕的!

羿云天,非著名写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原创最深度的娱乐影视评论,时事热点解读,家庭教育分析与心理咨询。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众号:羿云天说(ID:yiyuntianshuo)。